台股研究室:36種投資模型操作績效總體檢! -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廣場網路書店
內容簡介
以各種選股因子與模型回測最近12年的台灣股市,
全面檢視台股投資的方法。
協助讀者提升選股實力,達成年化投報率15%以上的目標。
本書同時也是最佳示範,告訴你如何利用資料庫進行回測。往後,在這資料被大量收集的時代,你有任何的投資想法,不用等十幾年來驗證它是否為真,你可以用過去的資料回測,得知它是否行得通。
本書清楚的告訴你,要如何分析一種投資模型的績效。而提升投資的效率,讓你獲得15%以上的年化報酬率,固然是本書的主旨。但是,作者其實也想在大數據的時代,領你進入計量分析的堂奧。
本書先分析股價淨值比、股價營收比、近四季益本比、股東權益報酬率、市場風險因子β、總市值、前期季報酬率等選股指標(因子)。再由其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總市值、市場風險因子β、前期季報酬率等五個因子,組成單因子、雙因子、三因子、四因子、五因子的投資模型,共36種。分別計算各投資組合的年化報酬率、季超額報酬率、季系統風險、絕對勝率、相對勝率等績效指標。
此外,本書告訴你各種投資指標搭配操作方法、操作策略的投資結果,是投資台股必讀的指南。
本書特色
◆立論不是出於個人經驗,而是用12年的市場數據統計而來
個人的經驗有值得參考之處,但是一個人能操作的股票有限,其實不能排除運氣的成分。某人只買本益比8倍以下的個股,同一時間,一定有很多股票符合這個條件。他選擇某支,而你選了另外一支。他大賺3倍,而你用同樣的條件來選股,只是選到的股不同,也一樣會大賺3倍?要了解某一指標是否有用,不可以基於個人經驗,而要挑出整個市場符合那個條件的個股,看平均的結果如何。
◆用統計方法,全面驗證台股投資指標績效
這是市場上極少數全面檢視台股投資模型的著作。本書分析幾十種選股指標的長期績效。包括五種面向(價值面、獲利面、規模面、風險面、慣性面)的單因子選股模型、多因子選股模型。計算報酬率、季超額報酬率、季系統風險、絕對勝率、相對勝率等績效指標。以後你聽到任何台股專家建議你選股的方法,讓你很心動。都可以來查查本書,看看實證的結果為何!
◆操作策略及操作參數列入考量
除了選股模型外,許多因素也會影響績效。本書盡可能的進行詳盡的分析。例如
‧如果你以股價淨值比為選股指標,你選最佳的前百分之十投資,和最佳的前百分之二,對投資績效有什麼影響?
‧財務指標的公布,有時間的落差,如第t季財報的數字,在t+2季才會公布,你才能據以選股。但是如果你在t+3季才買進,對投資報酬會有什麼影響?
‧不同的操作策略對績效的影響為何?做多、做空或是中立(多空同時操作),各種操作模型的績效為何?
本書讓你學會利用資料庫回測的原理,用科學的方法,建立自己的選股模型!
全面檢視台股投資的方法。
協助讀者提升選股實力,達成年化投報率15%以上的目標。
本書同時也是最佳示範,告訴你如何利用資料庫進行回測。往後,在這資料被大量收集的時代,你有任何的投資想法,不用等十幾年來驗證它是否為真,你可以用過去的資料回測,得知它是否行得通。
本書清楚的告訴你,要如何分析一種投資模型的績效。而提升投資的效率,讓你獲得15%以上的年化報酬率,固然是本書的主旨。但是,作者其實也想在大數據的時代,領你進入計量分析的堂奧。
本書先分析股價淨值比、股價營收比、近四季益本比、股東權益報酬率、市場風險因子β、總市值、前期季報酬率等選股指標(因子)。再由其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總市值、市場風險因子β、前期季報酬率等五個因子,組成單因子、雙因子、三因子、四因子、五因子的投資模型,共36種。分別計算各投資組合的年化報酬率、季超額報酬率、季系統風險、絕對勝率、相對勝率等績效指標。
此外,本書告訴你各種投資指標搭配操作方法、操作策略的投資結果,是投資台股必讀的指南。
本書特色
◆立論不是出於個人經驗,而是用12年的市場數據統計而來
個人的經驗有值得參考之處,但是一個人能操作的股票有限,其實不能排除運氣的成分。某人只買本益比8倍以下的個股,同一時間,一定有很多股票符合這個條件。他選擇某支,而你選了另外一支。他大賺3倍,而你用同樣的條件來選股,只是選到的股不同,也一樣會大賺3倍?要了解某一指標是否有用,不可以基於個人經驗,而要挑出整個市場符合那個條件的個股,看平均的結果如何。
◆用統計方法,全面驗證台股投資指標績效
這是市場上極少數全面檢視台股投資模型的著作。本書分析幾十種選股指標的長期績效。包括五種面向(價值面、獲利面、規模面、風險面、慣性面)的單因子選股模型、多因子選股模型。計算報酬率、季超額報酬率、季系統風險、絕對勝率、相對勝率等績效指標。以後你聽到任何台股專家建議你選股的方法,讓你很心動。都可以來查查本書,看看實證的結果為何!
◆操作策略及操作參數列入考量
除了選股模型外,許多因素也會影響績效。本書盡可能的進行詳盡的分析。例如
‧如果你以股價淨值比為選股指標,你選最佳的前百分之十投資,和最佳的前百分之二,對投資績效有什麼影響?
‧財務指標的公布,有時間的落差,如第t季財報的數字,在t+2季才會公布,你才能據以選股。但是如果你在t+3季才買進,對投資報酬會有什麼影響?
‧不同的操作策略對績效的影響為何?做多、做空或是中立(多空同時操作),各種操作模型的績效為何?
本書讓你學會利用資料庫回測的原理,用科學的方法,建立自己的選股模型!
目錄
第1篇 導論篇
第1章為何需要選股模型?
1-1為何投資策略如此重要?年化報酬率15%的魔力
1-2台股簡史(1961~2020年):長期向上,但過程有劇烈起伏
1-3衡量投資績效的兩類指標:報酬與風險
1-4提升投資績效的兩個方法:選股與擇時
1-5股市歷史的教訓:在長跑中選股勝過擇時
1-6股票投資分析四構面: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
1-7為何專家選股老是行不通?偏誤、貪婪、恐懼、自私
1-8選股模型的國外實證經驗:年化報酬率15%是可能的
1-9選股模型的限制:為何不是每人都能達成回測的報酬率?
1-10恆心是投資人致富的必要條件─巴菲特的財富人生
1-11本書的架構
1-12對投資人的啟發:回測不易,但卻是唯一的方法
1-13新冠肺炎危機衝擊了我們對股市的假設?
第2章如何回測選股模型?
2-1選股模型的組成:因子、參數、策略
2-2選股模型的回測:偏誤
2-3選股模型的回測:處方
2-4選股模型的回測:單因子方法
2-5選股模型的回測:多因子方法
2-6選股模型的回測:分季評估
2-7選股模型的評估:如何判定一個選股模型是有效的?
2-8對投資人的啟發:回測不易,必須克服許多偏誤
第3章選股模型的理論基礎─權益證券的兩個權益
3-1 效率市場假說─市場真的那麼有效率嗎?
3-2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本質─持有股票的兩個權益
3-3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關係─從一維觀點到二維觀點
3-4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關係─從靜態觀點到動態觀點
3-5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關係─二維動態觀點
3-6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效應
3-7 對投資人的啟發:買「賺錢公司」的「便宜股票」就對了
第2篇 單因子模型
第4章單因子的初步篩選—價值因子、獲利因子、風險因子、規模因子、慣性因子
4-1 回測的因子
4-2 價值因子的回測結果
4-3 獲利因子的回測結果
4-4 其他因子的回測結果
4-5 對投資人的啟發:7個重要的選股因子—股價淨值比、股價營收比、益本比、股東權益報酬率、系統風險係數β、總市值、前期季報酬率
第5章價值因子選股模型Ⅰ─股價淨值比
5-1 理論基礎
5-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高風險、低流動性
5-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成效不佳
5-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價淨值比是重要但風險高的選股因子
第6章 價值因子選股模型Ⅱ─股價營收比
6-1 理論基礎
6-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高風險、低流動性
6-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成效不佳
6-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價營收比在大型股的選股效果低
第7章 價值因子選股模型Ⅲ─益本比
7-1 理論基礎
7-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風險呈現兩端高中間低的特徵
7-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能力比其他價值因子佳
7-4 對投資人的啟發:益本比是帶有獲利因子色彩的價值因子
第8章成長因子選股模型─股東權益報酬率
8-1 理論基礎
8-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低風險、高流動性
8-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能力遠比價值因子佳
8-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東權益報酬率是良好的選股因子
第9章規模因子選股模型─總市值
9-1 理論基礎
9-2 實證結果:有嚴重的流動性不足之問題
9-3 對投資人的啟發:微型股報酬高但流動性很差
第10章風險因子選股模型─市場風險因子β
10-1 理論基礎
10-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低風險、低流動性
10-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能力不佳
10-4 對投資人的啟發:市場風險因子β越小報酬越高
第11章慣性因子選股模型─前期季報酬率
11-1 理論基礎
11-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風險較小,抗跌
11-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慣性因子選股能力比在全部股更佳
11-4 對投資人的啟發:慣性效應在大型股表現佳
第12章單因子選股模型總結
12-1 理論基礎
12-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價值因子、獲利因子對提高報酬最為有效
12-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價值因子選股效果明顯降低
12-4 對投資人的啟發:選股因子各有特性
第3篇 多因子模型
第13章雙因子選股模型的基礎─綜效
13-1 理論基礎
13-2 第一類:雙類因子之雙因子模型
13-3 第二類:單類因子之雙因子模型
13-4 第三類:包含益本比之雙因子模型
13-5 價值因子與獲利因子綜效的分析與解釋
13-6 對投資人的啟發:價值因子配合獲利因子具有綜效
第14章雙因子選股模型的實測
14-1 理論基礎
14-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價值因子+獲利因子構成了核心綜效
14-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價值因子的效果降低而慣性因子提高
14-4 因子綜效的分析與解釋
14-5 對投資人的啟發:許多因子之間具有綜效
第15章多因子選股模型的實測
15-1 理論基礎
15-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以股東權益報酬率+β+前期季報酬率風險最低
15-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報酬高,風險也低,沒有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15-4 最佳選股因子數目:3~4個因子
15-5 股市的綜效前緣與效率前緣之比較
15-6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可以提升選股能力
第16章選股模型的績效會隨時間軸改變嗎?
16-1 理論基礎
16-2 前期/後期市場的比較
16-3 多頭/盤整/空頭市場的比較
16-4 四季市場的比較
16-5 股市的價值股與成長股之風格輪動
16-6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可提升時間軸上的穩健性
第17章選股模型的績效會隨選股池改變嗎?
17-1 理論基礎
17-2 不同產業股票的比較
17-3 不同市場股票的比較
17-4 不同性質股票的比較
17-5 股市的不足反應與過度反應
17-6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可提升選股池上的穩健性
第4篇 選股模型的參數、策略、最佳化與可靠性
第18章選股模型的操作參數
18-1 理論基礎
18-2 交易延遲之影響
18-3 個股權重之影響
18-4 入選比例之影響
18-5 平均值與中位數之影響
18-6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的菁英選股可提升報酬
第19章選股模型的操作策略
19-1 理論基礎
19-2 實證結果 I:全部股
19-3 實證結果 Ⅱ:大型股
19-4 市場中立策略的年化報酬率估計
19-4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的市場中立策略風險低
第20章選股模型的最佳化
20-1 理論基礎
20-2 實證結果 Ⅰ:全部股
20-3 實證結果 Ⅱ:大型股
20-4 選股比例之最佳化
20-5 對投資人的啟發:優化權重組合與選股比例
第21章選股模型的可靠性
21-1 理論基礎
21-2 實證結果Ⅰ:績效的橫向不確定性
21-3 實證結果Ⅱ:績效的縱向不確定性
21-4 投資人的疑問:為何選股模型時常無法擊敗大盤?
21-5 股市的「勝多敗少」到「必勝」之路─大數定律
21-6 對投資人的啟發:嚴守長期持續投資與多元分散投資紀律
第22章如何使用選股模型?
22-1 理論基礎
22-2 選股模型
22-3 操作方式
22-4 股市的長期股票投資報酬率
22-5 對投資人的啟發:以嚴明的投資紀律邁向年化報酬率15%!
第1章為何需要選股模型?
1-1為何投資策略如此重要?年化報酬率15%的魔力
1-2台股簡史(1961~2020年):長期向上,但過程有劇烈起伏
1-3衡量投資績效的兩類指標:報酬與風險
1-4提升投資績效的兩個方法:選股與擇時
1-5股市歷史的教訓:在長跑中選股勝過擇時
1-6股票投資分析四構面: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
1-7為何專家選股老是行不通?偏誤、貪婪、恐懼、自私
1-8選股模型的國外實證經驗:年化報酬率15%是可能的
1-9選股模型的限制:為何不是每人都能達成回測的報酬率?
1-10恆心是投資人致富的必要條件─巴菲特的財富人生
1-11本書的架構
1-12對投資人的啟發:回測不易,但卻是唯一的方法
1-13新冠肺炎危機衝擊了我們對股市的假設?
第2章如何回測選股模型?
2-1選股模型的組成:因子、參數、策略
2-2選股模型的回測:偏誤
2-3選股模型的回測:處方
2-4選股模型的回測:單因子方法
2-5選股模型的回測:多因子方法
2-6選股模型的回測:分季評估
2-7選股模型的評估:如何判定一個選股模型是有效的?
2-8對投資人的啟發:回測不易,必須克服許多偏誤
第3章選股模型的理論基礎─權益證券的兩個權益
3-1 效率市場假說─市場真的那麼有效率嗎?
3-2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本質─持有股票的兩個權益
3-3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關係─從一維觀點到二維觀點
3-4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關係─從靜態觀點到動態觀點
3-5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關係─二維動態觀點
3-6 成長股與價值股的效應
3-7 對投資人的啟發:買「賺錢公司」的「便宜股票」就對了
第2篇 單因子模型
第4章單因子的初步篩選—價值因子、獲利因子、風險因子、規模因子、慣性因子
4-1 回測的因子
4-2 價值因子的回測結果
4-3 獲利因子的回測結果
4-4 其他因子的回測結果
4-5 對投資人的啟發:7個重要的選股因子—股價淨值比、股價營收比、益本比、股東權益報酬率、系統風險係數β、總市值、前期季報酬率
第5章價值因子選股模型Ⅰ─股價淨值比
5-1 理論基礎
5-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高風險、低流動性
5-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成效不佳
5-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價淨值比是重要但風險高的選股因子
第6章 價值因子選股模型Ⅱ─股價營收比
6-1 理論基礎
6-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高風險、低流動性
6-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成效不佳
6-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價營收比在大型股的選股效果低
第7章 價值因子選股模型Ⅲ─益本比
7-1 理論基礎
7-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風險呈現兩端高中間低的特徵
7-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能力比其他價值因子佳
7-4 對投資人的啟發:益本比是帶有獲利因子色彩的價值因子
第8章成長因子選股模型─股東權益報酬率
8-1 理論基礎
8-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低風險、高流動性
8-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能力遠比價值因子佳
8-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東權益報酬率是良好的選股因子
第9章規模因子選股模型─總市值
9-1 理論基礎
9-2 實證結果:有嚴重的流動性不足之問題
9-3 對投資人的啟發:微型股報酬高但流動性很差
第10章風險因子選股模型─市場風險因子β
10-1 理論基礎
10-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低風險、低流動性
10-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選股能力不佳
10-4 對投資人的啟發:市場風險因子β越小報酬越高
第11章慣性因子選股模型─前期季報酬率
11-1 理論基礎
11-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風險較小,抗跌
11-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慣性因子選股能力比在全部股更佳
11-4 對投資人的啟發:慣性效應在大型股表現佳
第12章單因子選股模型總結
12-1 理論基礎
12-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價值因子、獲利因子對提高報酬最為有效
12-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價值因子選股效果明顯降低
12-4 對投資人的啟發:選股因子各有特性
第3篇 多因子模型
第13章雙因子選股模型的基礎─綜效
13-1 理論基礎
13-2 第一類:雙類因子之雙因子模型
13-3 第二類:單類因子之雙因子模型
13-4 第三類:包含益本比之雙因子模型
13-5 價值因子與獲利因子綜效的分析與解釋
13-6 對投資人的啟發:價值因子配合獲利因子具有綜效
第14章雙因子選股模型的實測
14-1 理論基礎
14-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價值因子+獲利因子構成了核心綜效
14-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價值因子的效果降低而慣性因子提高
14-4 因子綜效的分析與解釋
14-5 對投資人的啟發:許多因子之間具有綜效
第15章多因子選股模型的實測
15-1 理論基礎
15-2 實證結果Ⅰ:全部股,以股東權益報酬率+β+前期季報酬率風險最低
15-3 實證結果Ⅱ:大型股,報酬高,風險也低,沒有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15-4 最佳選股因子數目:3~4個因子
15-5 股市的綜效前緣與效率前緣之比較
15-6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可以提升選股能力
第16章選股模型的績效會隨時間軸改變嗎?
16-1 理論基礎
16-2 前期/後期市場的比較
16-3 多頭/盤整/空頭市場的比較
16-4 四季市場的比較
16-5 股市的價值股與成長股之風格輪動
16-6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可提升時間軸上的穩健性
第17章選股模型的績效會隨選股池改變嗎?
17-1 理論基礎
17-2 不同產業股票的比較
17-3 不同市場股票的比較
17-4 不同性質股票的比較
17-5 股市的不足反應與過度反應
17-6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可提升選股池上的穩健性
第4篇 選股模型的參數、策略、最佳化與可靠性
第18章選股模型的操作參數
18-1 理論基礎
18-2 交易延遲之影響
18-3 個股權重之影響
18-4 入選比例之影響
18-5 平均值與中位數之影響
18-6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的菁英選股可提升報酬
第19章選股模型的操作策略
19-1 理論基礎
19-2 實證結果 I:全部股
19-3 實證結果 Ⅱ:大型股
19-4 市場中立策略的年化報酬率估計
19-4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的市場中立策略風險低
第20章選股模型的最佳化
20-1 理論基礎
20-2 實證結果 Ⅰ:全部股
20-3 實證結果 Ⅱ:大型股
20-4 選股比例之最佳化
20-5 對投資人的啟發:優化權重組合與選股比例
第21章選股模型的可靠性
21-1 理論基礎
21-2 實證結果Ⅰ:績效的橫向不確定性
21-3 實證結果Ⅱ:績效的縱向不確定性
21-4 投資人的疑問:為何選股模型時常無法擊敗大盤?
21-5 股市的「勝多敗少」到「必勝」之路─大數定律
21-6 對投資人的啟發:嚴守長期持續投資與多元分散投資紀律
第22章如何使用選股模型?
22-1 理論基礎
22-2 選股模型
22-3 操作方式
22-4 股市的長期股票投資報酬率
22-5 對投資人的啟發:以嚴明的投資紀律邁向年化報酬率15%!
購買須知
因眾多考生詢問測驗相關書籍,為服務考生,爰設立各類參考用書專區供考生參考,本院對所有參考書籍均不作任何推薦及保證。
一.商品取貨方式說明如下:
(一)宅配:商品訂購滿499元,即可免自付運費80元。(二)超商取貨付款:
1.商品訂購滿399元,即可免自付運費40元。
2.商品送達您指定取貨之7-11超商門市後,系統將發送「超商取貨通知e-mail」及「手機簡訊」通知您於7日內前往超商門市取貨,或您也可於本院網站客戶服務網的「購書記錄」內查詢處理情形。
3.超過7日未至超商取貨,商品將被退回本院,須請您重新至網路書店下單訂購;如已付款,後續將處理退費事宜。若累計二次未至超商取貨,本院將取消您超商取貨付款之服務。
4.由於超商取貨有尺寸大小之限制,僅提供5本以內之書籍及影音光碟商品使用「超商取貨付款」功能。
二.若您訂購的商品是有現貨庫存的,將於您完成付款後起算,3至5個工作日內即可收到商品;若逾期未收到者,請來電與我們連絡 (02)3365-3563。
三.您所購買的商品享有到貨7日商品鑑賞期。若要辦理退貨,請於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及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2.商品送達您指定取貨之7-11超商門市後,系統將發送「超商取貨通知e-mail」及「手機簡訊」通知您於7日內前往超商門市取貨,或您也可於本院網站客戶服務網的「購書記錄」內查詢處理情形。
3.超過7日未至超商取貨,商品將被退回本院,須請您重新至網路書店下單訂購;如已付款,後續將處理退費事宜。若累計二次未至超商取貨,本院將取消您超商取貨付款之服務。
4.由於超商取貨有尺寸大小之限制,僅提供5本以內之書籍及影音光碟商品使用「超商取貨付款」功能。
二.若您訂購的商品是有現貨庫存的,將於您完成付款後起算,3至5個工作日內即可收到商品;若逾期未收到者,請來電與我們連絡 (02)3365-3563。
三.您所購買的商品享有到貨7日商品鑑賞期。若要辦理退貨,請於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及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相關商品
熱門推薦
-
鄉民的金融科技能量包
黃崇哲、藍弋丰金融科技聊天術》四大熱門話題 帶你釐清FinTech樣貌 透過金融科技補充能量,隨時可以有最方便的
-
金融科技力(2021年5月)
台灣金融研訓院編輯委員會本書內容介紹金融科技發展演進以及底層技術,並參考世界經濟論壇WEF(2015)與CB Insight
-
接軌國際金融監理 建構全面遵循體制
曾令寧、呂桔誠詳盡介紹美國對外國銀行之監理,並彙整近期國際監理重點,擇取其他國家先進立法例,對比國內外監管要求,協
-
Bank4.0金融常在,銀行不再?
Brett KingBank4.0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監管機構重新思考傳統與創新的磨合、許可的分際及規章的制定;金融科技新創
-
窺見-你以為你知道,其實沒弄懂的事!
梁國源誰說經濟學家只關心經濟?誰說學者講的話很難懂? 在《窺見─你以為你知道,其實沒弄懂的事
-
無形資產評價師初級能力鑑定-無形資產評價之基礎知識
蘇瓜藤、詹凌菁、彭火樹、高銘淞、宋皇志無形資產評價師能力鑑定考試,是我國經濟部工業局為推動知識經濟,依據產業創新條例而辦理,並委託工業技術
-
貓與銀行家
Nadir Mehadji(納迪爾‧邁哈吉)本書以蘇格拉底貓(Socrates)與銀行家貓大亨(Catsby)的投資規劃對話為架構,以輕鬆的筆調
-
融資租賃全攻略
黃守文融會融資租賃的概念,貫通作者十餘年經驗。旁徵租賃實務及案例,博引經營策略與分析。 融資租賃R
-
法遵科技、監理科技與金融科技監理
沈中華, 王儷容第一部清楚說明監理科技與金融科技監理的專書放眼全球監理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主要國家金融科技監理挑戰以
-
數位「真」轉型—來自全球五大數位轉型銀行的實戰案例
克里斯‧史金納 (Chris Skinner) 編審:孫一仕、蕭俊傑本書作者精心挑選並揭開這些銀行的面紗,說明他們如何著手因應這些核心變遷,他們正在改變其應對變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