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廣場網路書店
搜尋條件
搜尋結果
共有701筆符合商品,依據最新出版日期排序
-
110.11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43期(電子書)
〈編輯手札〉03 叩門CPTPP需要勇氣、更需要實力〈觀天下〉08 ESG責任必須深入銀行業務封面故事14 全面進步 叩門CPTPP總論篇16 加入CPTPP,「全面進步」最佳機會 預備!金融業迎接新開放時代日本挺台篇20 岸田文雄接任日本第100屆首相 「安規」是否「 岸隨」?轉型關鍵篇24 深化經濟整合、接軌國際里程碑 加入CPTPP...
-
110.10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42期
金控法實行後,金融業追求跨業行銷,期望達到360度的服務面向,現在開放銀行新趨勢來臨,金融服務將融入消費者的食衣住行生活中,建構出另一個360度金融服務生活圈,各銀行加速與第三方業者合作,以求更緊密擁抱來自跨界跨域的金融商機,全新的「720度金融」值得去挖掘!
-
110.10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42期(電子書)
金控法實行後,金融業追求跨業行銷,期望達到360度的服務面向,現在開放銀行新趨勢來臨,金融服務將融入消費者的食衣住行生活中,建構出另一個360度金融服務生活圈,各銀行加速與第三方業者合作,以求更緊密擁抱來自跨界跨域的金融商機,全新的「720度金融」值得去挖掘!
-
110.09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41期
〈編輯手札〉03 應付通膨這個「舊症頭」要找新藥方〈觀天下〉08 新冠疫情帶來日本金融業的改革與創新封面故事18 消失的通膨去哪裡了總論篇20 全球金融壓力升起 通膨若浪起 如何乘浪不懼消失的通膨24 短暫現象還是持續上升引關注 「消失的通膨」何時再現?29 長期結構性因素鬆動? 誘發通膨上揚的五大警訊國際篇34 金本位脫鉤50周年 QE...
-
110.09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41期(電子書)
〈編輯手札〉03 應付通膨這個「舊症頭」要找新藥方〈觀天下〉08 新冠疫情帶來日本金融業的改革與創新封面故事18 消失的通膨去哪裡了總論篇20 全球金融壓力升起 通膨若浪起 如何乘浪不懼消失的通膨24 短暫現象還是持續上升引關注 「消失的通膨」何時再現?29 長期結構性因素鬆動? 誘發通膨上揚的五大警訊國際篇34 金本位脫鉤50周年 QE...
-
110.08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40期
抓住新秩序下的台灣金融格局美國所領導的民主陣線聯盟已然成形,新世界新秩序正在變化,台灣在地緣政治與經濟上的戰略地位也被放到世界舞台的鎂光燈中。此次疫情,各國紛「仗疫」相救,在新秩序導引供應鏈、資金鏈版圖挪移下,台灣從邊陲到中心,而台灣金融業也應站上制高點,思考大格局,並追求更大商機。
-
110.08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40期(電子書)
抓住新秩序下的台灣金融格局美國所領導的民主陣線聯盟已然成形,新世界新秩序正在變化,台灣在地緣政治與經濟上的戰略地位也被放到世界舞台的鎂光燈中。此次疫情,各國紛「仗疫」相救,在新秩序導引供應鏈、資金鏈版圖挪移下,台灣從邊陲到中心,而台灣金融業也應站上制高點,思考大格局,並追求更大商機。
-
110.07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39期
抗疫使力 紓困後更要振興!
-
融資租賃經營策略與案例分析
公司賺錢秘訣、不只靠銷售力丶生產力、更要靠財務力(融資租賃)!身為企業負責人或專業經理人,你不能不懂公司現在要怎麼節税、省成本,資金該從那籌募,擁有融資租賃專業能力、正是精準判讀丶決策的關鍵、資金從哪裡來丶才能創造最大經濟收益、根據公司需求挑選最恰當的融資工具,達成降低風險、最小化成本以及最大化價值三大目的。本書共分為七章、主要撰寫融資租...
-
110.07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39期(電子書)
抗疫使力 紓困後更要振興!
-
公司金融的14堂課
本書共分十四課,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簡單地介紹公司金融的基本概念, 除傳統公司財務決策議題之介紹,為因應財務決策理論的最新發展,與金融市場實務的演變,加入行為財務學、企業永續與公司治理、問題放款客戶的財務診斷與債權管理、金融科技對企業金融的挑戰、企業金融商品交易風險之探討、企業價值評估、創造與管理以及會計制度變革對資訊揭露品質之影響等重要相...
-
110.06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38期
防疫限制了我們的活動,但也激發許多創意。許多逆勢成長的產業,或許是今後社會轉型的方向。
-
110.06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38期(電子書)
防疫限制了我們的活動,但也激發許多創意。許多逆勢成長的產業,或許是今後社會轉型的方向。
-
110.04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36期
信託是最溫暖的工具,從「信託1.0」進化到全方位的「信託2.0」,經歷20年的時間,希望台灣的信託業務不再侷限於理財,也不再專屬於特定高資產階級,就更積極的意義而言,信託就在你我身邊,應是「普惠金融」的具體表現。
-
110.04台灣銀行家雜誌第136期(電子書)
信託是最溫暖的工具,從「信託1.0」進化到全方位的「信託2.0」,經歷20年的時間,希望台灣的信託業務不再侷限於理財,也不再專屬於特定高資產階級,就更積極的意義而言,信託就在你我身邊,應是「普惠金融」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