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度的4場都更名人講堂主題以『都市更新的N個可能』為主軸。邀集熟知國內外都市更新、環境再生等著名成功案例之講者,以民眾生活角度出發,揭示各種都市環境再生之可能。從國外的東京城市美學,到國內成功的都市再生案例,從最單純的地區生活風格養成開始,逐步探討到民眾參與及大尺度的都市規劃。
都市更新不是只有重建
都市更新除了老屋重建、整建及維護外,亦可以透過不同的環境再生手法來改善生活場域,像是營造出都市廣場及人本空間環境,從大尺度的空間規劃開始,一路談到最夯的小尺度老屋新生,藉由公共空間、設施及不同的改造技術使城市煥然一新,不論是舊城的改造、街區的活化亦是充滿創新的現代感設計,講座讓民眾感受到藉由城市空間設計添加生活美感,能塑造舒適環境也能促進人與人的互動,這些皆是都市更新、環境再生的表現。
國內國外經驗檢視
從日本設計觀察作家吳東龍分享「誰讓東京更精彩?」,以國外日本東京都市規劃案例中較以整體的城市開發,並結和東京街道、建築、人文與生活等各種面向理出東京城市透過美學設計創造出充滿知性、感性及溫度之空間;再拉回國內先由許晉誌總經理分享新北市府中456行政園區空間改造計畫,將家的概念推廣至整個城市,讓府中成為板橋的城市客廳,接著由文化大學景觀系所郭瓊瑩系主任,分享國內各城市發展觀察心得,並說明如何成功推動基隆正濱漁港懷舊碼頭上色計畫,促使舊有港灣風貌重新蛻變再生,最後遠從台中而來的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蘇睿弼理事長,分享如何創造舊城再生,實現多功能的住商生活圈及如何積極媒合團隊活化老屋,重振台中中區舊城風華作為一系列總結。
回顧與總結
107年度4場的名人講堂邀請熟知國內外都市再生著名成功案例與理論內涵的講師們,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都市更新的N個可能,現場民眾也提出許多對社區規劃不同的想法與見解,例如「因應時代打造一個新穎及歷史與現在融合的建築環境」、「色彩對於都市的景觀規劃與設計」、「保有舊城文化與都市更新的重要性」、「如何將都市再生引入老屋都更」等議題,透過講師們及新北市都市更新處張溫德處長將理論結合實務的回答,以及在都市再生中公部門所扮演的角色,使民眾皆獲益良多。
|民眾現場與講師交流
|民眾於講座現場打卡拍照
本次都更名人講堂系列講座,除講座分享外,特別規劃了線上互動活動,民眾於當日參與講座後登入Facebook「 我愛陳香菊粉絲專頁」活動頁面留下參與心得,及上傳參與名人講堂活動現場照片一張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圖書禮券,許多參與民眾紛紛上傳參與心得與感想,也讓主辦單位收穫滿滿。
民眾心得語錄摘要
「一個好的都市更新可以創造人文、物品、歷史與全球社會群眾對話的空間」/宋永裕
「用色彩做都更(整建/維護),進而衍生更多都市空間活化的可能。誰說外在的重建工程才是都更,也許內在思想價值觀的改變才會衍生更多都更的可能。」/余天生
「都市活化不是侷限於大肆興建或重建的強心劑,也可以用細火慢熬的中藥方式來細細調理,培養後讓其有機發展。有人、有行動,使社會共好的理念得以延續及量產。」/徐韻涵
「都市更新透過重建、整建、維護等方式來改造又老又醜的市容,然而重建整合不易,曠日費時,於是郭瓊瑩老師透過國內外的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景觀植栽、公共空間、街道傢俱、通行空間、載具設計、親水空間、循環經濟、公共藝術、色彩計劃的概念來將公園、自行車道、高架空橋、候車亭、書店、學校幼兒園、變電箱、防護隔音板、涵蓋板、人孔蓋等設備加以美化,使其與周遭環境融合,營造易於親近的友善環境案例,而郭老師也分享了規劃基隆漁港旁老房子空間場域活化的歷程,透過色彩塗裝社區外牆,成功的將社區營造形塑成觀光客造訪打卡的熱門景點,真令人驚艷! 」/楊淑雲
「都市耕新,也耕辛,需要多少的熱忱,多少的努力,凝聚多少人的力量才能優化一座城市。
用更人性化的思維更新都市,使其更接地氣,也讓人民更加有感。此次對於步行城市的概念感到非常的驚喜,老城區有老城區的機能、味道、存在意義,並不是一定要寬廣的四線道,並不一定要街道重整等大型建設,從小地方改變,改變的不僅是一棟危樓,更可以是民眾的觀念、想法,跳脫許多制式的舊想法,賦予其更多的意義、價值以及可能。」/楊先驊
108年四場名人講堂參與民眾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