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法講義 -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廣場網路書店
內容簡介
本書依條文之編排順序,將民法繼承編之相關問題予以體系化的介紹。為使讀者能夠容掌握爭點,乃將學說予以詳述,並將實務見解例於註中,以便參照。書中之個人見解,大多為作者長期思考下之結論,整體上呈現作者一貫之法解釋學方法論。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繼承之根據/1
第一項 總 說/1
第二項 我國民法上關於繼承之根據/2
一、繼承制度之根據/2
二、繼承權之根據/5
第二節 繼承法之編定/7
第一項 民國十九年之制訂/7
第二項 民國七十四年之修正/8
第三項 民國九十六年之修正/11
第四項 民國九十八年之修正/13
第二章 遺產繼承人
第一節 繼承人之資格、種類及順序/15
第一項 繼承人之資格/15
第二項 繼承人之種類/16
第三項 繼承人之順序/16
一、血親繼承人/16
二、配 偶/19
第二節 法定應繼分/21
第一項 配偶之法定應繼分/21
第二項 血親繼承人之法定應繼分/22
第三節 代位繼承/24
第一項 代位繼承之立法沿革及立法意旨/24
第二項 代位繼承之性質/25
第三項 代位繼承之要件/26
第四項 代位繼承之效力/32
第四節 繼承權之喪失/33
第一項 立法理由/33
第二項 繼承權喪失之事由/34
一、絕對失權/34
二、相對失權/37
三、表示失權/41
四、被繼承人之宥恕/43
第三項 喪失繼承權之效力/44
一、時的效力/44
二、人的效力/45
第五節 繼承回復請求權/50
第一項 立法理由/50
第二項 侵害繼承權之意義及時點/52
一、侵害繼承權之意義/52
二、侵害繼承權之時點/53
第三項 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性質/55
一、繼承回復請求權及回復訴訟之性質/55
二、繼承回復請求權與物上返還請求權之關係/58
第四項 繼承回復請求之當事人/61
一、繼承回復請求之權利人/61
二、繼承回復請求之相對人/63
第五項 繼承回復請求權之行使/66
第六項 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消滅時效與拋棄/68
一、消滅時效之設置/68
二、繼承回復請求權罹於消滅時效後之效力/71
三、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拋棄/73
第三章 繼承之效力
第一節 繼承之標的/77
第一項 總 說/77
第二項 得為繼承之標的/78
第三項 不為繼承之標的/80
第四項 法律關係與繼承/81
第二節 繼承之費用/84
第一項 立法意旨/84
第二項 繼承費用之內容/84
第三節 遺產酌給請求權/86
第一項 總 說/86
第二項 遺產酌給請求之要件/86
第三項 遺產酌給之順序及標準/90
第四項 遺產酌給請求權之性質/93
第五項 遺產酌給請求權之消滅時效/95
第四章 共同繼承
第一節 遺產之公同共有/97
第一項 總 說/97
第二項 遺產之管理/98
第三項 遺產之使用收益及處分/98
第二節 債務之繼承/102
第一項 外部關係/102
第二項 內部關係/102
第三節 遺產分割之自由與限制/104
第一項 遺產分割之自由/104
第二項 遺產分割之限制/104
一、禁止分割之遺囑/104
二、不分割之契約/106
三、胎兒應繼分之保留/107
第四節 遺產分割之方法/111
第一項 遺囑指定分割/111
一、被繼承人為分割方法之指定/112
二、委託他人為分割方法之指定/112
第二項 協議分割/113
一、協議分割契約之性質/113
二、協議分割之當事人/114
三、協議分割之方法/115
第三項 裁判分割/116
一、裁判分割之前提條件/116
二、裁判分割之方法/117
三、遺產分割判決之性質/118
第五節 分割之實行/120
第一項 債務之扣還/120
一、立法意旨/120
二、扣還之意義及方法/120
三、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享有債權之處理/121
第二項 生前特種贈與之歸扣/122
一、立法意旨/122
二、生前特種贈與之意義/124
三、歸扣義務人/125
四、歸扣權利人/130
五、歸扣之免除/131
六、歸扣之效力/133
第六節 分割之效力/136
第一項 移轉主義/136
第二項 共同繼承人間權利及物之瑕疵擔保責任/136
一、擔保責任之性質/136
二、擔保責任之成立要件/137
三、擔保責任之內容/139
四、擔保責任之分擔比例/141
第三項 債務人支付能力之擔保責任/142
一、立法意旨/142
二、擔保責任之時期/142
第四項 各繼承人有無資力者時擔保責任之分擔/143
一、立法意旨/143
二、擔保責任分擔之要件/144
第五項 繼承人連帶責任之免除/144
一、立法意旨/144
二、連帶責任免除之原因/145
第五章 概括繼承與拋棄繼承
第一節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147
第一項 立法背景/147
第二項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之意義/148
一、繼承人清償責任之限制/148
二、所得遺產之範圍/151
三、繼承人對被繼承人之權利義務不消滅/154
第三項 繼承人提出遺產清冊時之清算程序/155
一、概 說/155
二、遺產清冊之提出/155
三、遺產之清算/158
四、繼承人之賠償責任及不當受領人之返還義務/167
第四項 繼承人未提出遺產清冊時之清算程序/172
一、繼承人之清算義務/172
二、繼承人違反法定義務時之責任/173
第五項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之原則於特殊情形時之
溯及適用/175
第二節 概括繼承無限責任/178
第一項 意定的無限責任/178
第二項 法定的無限責任/179
一、概 說/179
二、法定的無限責任之情形/181
第三節 拋棄繼承/183
第一項 拋棄繼承之意義/183
第二項 拋棄繼承之要件/186
第三項 拋棄繼承之效力/188
一、對於拋棄繼承人之效力/188
二、對於其他繼承人之效力/191
三、代位繼承人中有拋棄繼承權時之效力/193
第六章 無人承認之繼承
第一節 總 說/197
第一項 無人承認繼承制度之存在理由/197
第二項 無人承認繼承之場合/198
第二節 遺產管理人/201
第一項 遺產管理人之選任/201
第二項 遺產管理人之職務/202
第三項 遺產管理人之法律地位/209
第三節 繼承人之搜索/211
第四節 賸餘財產之歸屬/213
第七章 遺 囑
第一節 通 則/217
第一項 遺囑之意義與特殊性/217
一、遺囑之意義/217
二、遺囑之特殊性/218
第二項 遺囑之內容/219
一、與財產有關之遺囑/220
二、與身分有關之遺囑/220
第三項 遺囑能力/221
一、無行為能力人/221
二、未滿十六歲之人/222
三、決定遺囑能力之時期/223
第四項 共同遺囑/224
第二節 遺囑之方式/227
第一項 總 說/227
第二項 自書遺囑/228
一、概 說/228
二、自書遺囑之方式/228
第三項 公證遺囑/230
一、概 說/230
二、公證遺囑之方式/230
三、公證人職務之代行/233
第四項 密封遺囑/234
一、概 說/234
二、密封遺囑之方式/234
三、無效密封遺囑之轉換/237
第五項 代筆遺囑/238
一、概 說/238
二、代筆遺囑之方式/238
第六項 口授遺囑/240
一、概 說/240
二、口授遺囑之前提要件/241
三、口授遺囑之方式/241
四、口授遺囑之有效期間/245
五、口授遺囑之認定/245
第七項 遺囑見證人之資格/249
一、概 說/249
二、法定之消極資格/250
三、無見證人資格者參與時之遺囑效力/252
第三節 遺囑之撤回/253
第一項 總 說/253
第二項 遺囑撤回之方法/254
一、明示撤回/254
二、法定撤回/255
第三項 遺囑撤回之撤回/262
一、概 說/262
二、個別具體情形之檢討/264
第四節 遺囑之執行/269
第一項 總 說/269
第二項 遺囑執行之準備程序/270
一、遺囑之提示/270
二、遺囑之開視/273
第三項 遺囑執行人/274
一、遺囑執行人之產生方法/274
二、遺囑執行人之資格限制/278
三、遺囑執行人之法律地位/280
四、遺囑執行人之職務與權限/282
五、數遺囑執行人執行職務之方法/287
六、遺囑執行人之報酬請求權與注意義務/288
七、遺囑執行人之解任與辭任/289
第五節 遺 贈
第一項 總 說/291
一、遺贈之意義/291
二、遺贈與死因贈與/292
第二項 遺贈之效力/296
第三項 遺贈之要件/298
第四項 民法所定遺贈之種類/303
一、附條件之遺贈/303
二、物上代位之遺贈/304
三、用益遺贈/308
四、附負擔遺贈/309
第五項 遺贈之承認與拋棄/314
一、遺贈之承認/314
二、遺贈之拋棄/316
第六節 特留分/320
第一項 特留分之意義/320
第二項 特留分之比例/322
第三項 特留分之算定/324
第四項 侵害特留分之法律行為之效力/329
第七節 扣減權/331
第一項 扣減權之性質/331
第二項 扣減之標的/335
第三項 扣減權人及其相對人/340
一、扣減權人/340
二、相對人/342
第四項 扣減之效力/342
一、當事人間之效力/342
二、對於第三人之效力/344
第五項 扣減權之消滅/345
主要參考文獻/348
第一節 繼承之根據/1
第一項 總 說/1
第二項 我國民法上關於繼承之根據/2
一、繼承制度之根據/2
二、繼承權之根據/5
第二節 繼承法之編定/7
第一項 民國十九年之制訂/7
第二項 民國七十四年之修正/8
第三項 民國九十六年之修正/11
第四項 民國九十八年之修正/13
第二章 遺產繼承人
第一節 繼承人之資格、種類及順序/15
第一項 繼承人之資格/15
第二項 繼承人之種類/16
第三項 繼承人之順序/16
一、血親繼承人/16
二、配 偶/19
第二節 法定應繼分/21
第一項 配偶之法定應繼分/21
第二項 血親繼承人之法定應繼分/22
第三節 代位繼承/24
第一項 代位繼承之立法沿革及立法意旨/24
第二項 代位繼承之性質/25
第三項 代位繼承之要件/26
第四項 代位繼承之效力/32
第四節 繼承權之喪失/33
第一項 立法理由/33
第二項 繼承權喪失之事由/34
一、絕對失權/34
二、相對失權/37
三、表示失權/41
四、被繼承人之宥恕/43
第三項 喪失繼承權之效力/44
一、時的效力/44
二、人的效力/45
第五節 繼承回復請求權/50
第一項 立法理由/50
第二項 侵害繼承權之意義及時點/52
一、侵害繼承權之意義/52
二、侵害繼承權之時點/53
第三項 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性質/55
一、繼承回復請求權及回復訴訟之性質/55
二、繼承回復請求權與物上返還請求權之關係/58
第四項 繼承回復請求之當事人/61
一、繼承回復請求之權利人/61
二、繼承回復請求之相對人/63
第五項 繼承回復請求權之行使/66
第六項 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消滅時效與拋棄/68
一、消滅時效之設置/68
二、繼承回復請求權罹於消滅時效後之效力/71
三、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拋棄/73
第三章 繼承之效力
第一節 繼承之標的/77
第一項 總 說/77
第二項 得為繼承之標的/78
第三項 不為繼承之標的/80
第四項 法律關係與繼承/81
第二節 繼承之費用/84
第一項 立法意旨/84
第二項 繼承費用之內容/84
第三節 遺產酌給請求權/86
第一項 總 說/86
第二項 遺產酌給請求之要件/86
第三項 遺產酌給之順序及標準/90
第四項 遺產酌給請求權之性質/93
第五項 遺產酌給請求權之消滅時效/95
第四章 共同繼承
第一節 遺產之公同共有/97
第一項 總 說/97
第二項 遺產之管理/98
第三項 遺產之使用收益及處分/98
第二節 債務之繼承/102
第一項 外部關係/102
第二項 內部關係/102
第三節 遺產分割之自由與限制/104
第一項 遺產分割之自由/104
第二項 遺產分割之限制/104
一、禁止分割之遺囑/104
二、不分割之契約/106
三、胎兒應繼分之保留/107
第四節 遺產分割之方法/111
第一項 遺囑指定分割/111
一、被繼承人為分割方法之指定/112
二、委託他人為分割方法之指定/112
第二項 協議分割/113
一、協議分割契約之性質/113
二、協議分割之當事人/114
三、協議分割之方法/115
第三項 裁判分割/116
一、裁判分割之前提條件/116
二、裁判分割之方法/117
三、遺產分割判決之性質/118
第五節 分割之實行/120
第一項 債務之扣還/120
一、立法意旨/120
二、扣還之意義及方法/120
三、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享有債權之處理/121
第二項 生前特種贈與之歸扣/122
一、立法意旨/122
二、生前特種贈與之意義/124
三、歸扣義務人/125
四、歸扣權利人/130
五、歸扣之免除/131
六、歸扣之效力/133
第六節 分割之效力/136
第一項 移轉主義/136
第二項 共同繼承人間權利及物之瑕疵擔保責任/136
一、擔保責任之性質/136
二、擔保責任之成立要件/137
三、擔保責任之內容/139
四、擔保責任之分擔比例/141
第三項 債務人支付能力之擔保責任/142
一、立法意旨/142
二、擔保責任之時期/142
第四項 各繼承人有無資力者時擔保責任之分擔/143
一、立法意旨/143
二、擔保責任分擔之要件/144
第五項 繼承人連帶責任之免除/144
一、立法意旨/144
二、連帶責任免除之原因/145
第五章 概括繼承與拋棄繼承
第一節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147
第一項 立法背景/147
第二項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之意義/148
一、繼承人清償責任之限制/148
二、所得遺產之範圍/151
三、繼承人對被繼承人之權利義務不消滅/154
第三項 繼承人提出遺產清冊時之清算程序/155
一、概 說/155
二、遺產清冊之提出/155
三、遺產之清算/158
四、繼承人之賠償責任及不當受領人之返還義務/167
第四項 繼承人未提出遺產清冊時之清算程序/172
一、繼承人之清算義務/172
二、繼承人違反法定義務時之責任/173
第五項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之原則於特殊情形時之
溯及適用/175
第二節 概括繼承無限責任/178
第一項 意定的無限責任/178
第二項 法定的無限責任/179
一、概 說/179
二、法定的無限責任之情形/181
第三節 拋棄繼承/183
第一項 拋棄繼承之意義/183
第二項 拋棄繼承之要件/186
第三項 拋棄繼承之效力/188
一、對於拋棄繼承人之效力/188
二、對於其他繼承人之效力/191
三、代位繼承人中有拋棄繼承權時之效力/193
第六章 無人承認之繼承
第一節 總 說/197
第一項 無人承認繼承制度之存在理由/197
第二項 無人承認繼承之場合/198
第二節 遺產管理人/201
第一項 遺產管理人之選任/201
第二項 遺產管理人之職務/202
第三項 遺產管理人之法律地位/209
第三節 繼承人之搜索/211
第四節 賸餘財產之歸屬/213
第七章 遺 囑
第一節 通 則/217
第一項 遺囑之意義與特殊性/217
一、遺囑之意義/217
二、遺囑之特殊性/218
第二項 遺囑之內容/219
一、與財產有關之遺囑/220
二、與身分有關之遺囑/220
第三項 遺囑能力/221
一、無行為能力人/221
二、未滿十六歲之人/222
三、決定遺囑能力之時期/223
第四項 共同遺囑/224
第二節 遺囑之方式/227
第一項 總 說/227
第二項 自書遺囑/228
一、概 說/228
二、自書遺囑之方式/228
第三項 公證遺囑/230
一、概 說/230
二、公證遺囑之方式/230
三、公證人職務之代行/233
第四項 密封遺囑/234
一、概 說/234
二、密封遺囑之方式/234
三、無效密封遺囑之轉換/237
第五項 代筆遺囑/238
一、概 說/238
二、代筆遺囑之方式/238
第六項 口授遺囑/240
一、概 說/240
二、口授遺囑之前提要件/241
三、口授遺囑之方式/241
四、口授遺囑之有效期間/245
五、口授遺囑之認定/245
第七項 遺囑見證人之資格/249
一、概 說/249
二、法定之消極資格/250
三、無見證人資格者參與時之遺囑效力/252
第三節 遺囑之撤回/253
第一項 總 說/253
第二項 遺囑撤回之方法/254
一、明示撤回/254
二、法定撤回/255
第三項 遺囑撤回之撤回/262
一、概 說/262
二、個別具體情形之檢討/264
第四節 遺囑之執行/269
第一項 總 說/269
第二項 遺囑執行之準備程序/270
一、遺囑之提示/270
二、遺囑之開視/273
第三項 遺囑執行人/274
一、遺囑執行人之產生方法/274
二、遺囑執行人之資格限制/278
三、遺囑執行人之法律地位/280
四、遺囑執行人之職務與權限/282
五、數遺囑執行人執行職務之方法/287
六、遺囑執行人之報酬請求權與注意義務/288
七、遺囑執行人之解任與辭任/289
第五節 遺 贈
第一項 總 說/291
一、遺贈之意義/291
二、遺贈與死因贈與/292
第二項 遺贈之效力/296
第三項 遺贈之要件/298
第四項 民法所定遺贈之種類/303
一、附條件之遺贈/303
二、物上代位之遺贈/304
三、用益遺贈/308
四、附負擔遺贈/309
第五項 遺贈之承認與拋棄/314
一、遺贈之承認/314
二、遺贈之拋棄/316
第六節 特留分/320
第一項 特留分之意義/320
第二項 特留分之比例/322
第三項 特留分之算定/324
第四項 侵害特留分之法律行為之效力/329
第七節 扣減權/331
第一項 扣減權之性質/331
第二項 扣減之標的/335
第三項 扣減權人及其相對人/340
一、扣減權人/340
二、相對人/342
第四項 扣減之效力/342
一、當事人間之效力/342
二、對於第三人之效力/344
第五項 扣減權之消滅/345
主要參考文獻/348
購買須知
因眾多考生詢問測驗相關書籍,為服務考生,爰設立各類參考用書專區供考生參考,本院對所有參考書籍均不作任何推薦及保證。
一.商品取貨方式說明如下:
(一)宅配:商品訂購滿499元,即可免自付運費80元。(二)超商取貨付款:
1.商品訂購滿399元,即可免自付運費40元。
2.商品送達您指定取貨之7-11超商門市後,系統將發送「超商取貨通知e-mail」及「手機簡訊」通知您於7日內前往超商門市取貨,或您也可於本院網站客戶服務網的「購書記錄」內查詢處理情形。
3.超過7日未至超商取貨,商品將被退回本院,須請您重新至網路書店下單訂購;如已付款,後續將處理退費事宜。若累計二次未至超商取貨,本院將取消您超商取貨付款之服務。
4.由於超商取貨有尺寸大小之限制,僅提供5本以內之書籍及影音光碟商品使用「超商取貨付款」功能。
二.若您訂購的商品是有現貨庫存的,將於您完成付款後起算,3至5個工作日內即可收到商品;若逾期未收到者,請來電與我們連絡 (02)3365-3563。
三.您所購買的商品享有到貨7日商品鑑賞期。若要辦理退貨,請於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及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2.商品送達您指定取貨之7-11超商門市後,系統將發送「超商取貨通知e-mail」及「手機簡訊」通知您於7日內前往超商門市取貨,或您也可於本院網站客戶服務網的「購書記錄」內查詢處理情形。
3.超過7日未至超商取貨,商品將被退回本院,須請您重新至網路書店下單訂購;如已付款,後續將處理退費事宜。若累計二次未至超商取貨,本院將取消您超商取貨付款之服務。
4.由於超商取貨有尺寸大小之限制,僅提供5本以內之書籍及影音光碟商品使用「超商取貨付款」功能。
二.若您訂購的商品是有現貨庫存的,將於您完成付款後起算,3至5個工作日內即可收到商品;若逾期未收到者,請來電與我們連絡 (02)3365-3563。
三.您所購買的商品享有到貨7日商品鑑賞期。若要辦理退貨,請於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及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相關商品
熱門推薦
-
接軌國際金融監理 建構全面遵循體制
曾令寧、呂桔誠詳盡介紹美國對外國銀行之監理,並彙整近期國際監理重點,擇取其他國家先進立法例,對比國內外監管要求,協
-
鄉民的金融科技能量包
黃崇哲、藍弋丰金融科技聊天術》四大熱門話題 帶你釐清FinTech樣貌 透過金融科技補充能量,隨時可以有最方便的
-
融資租賃全攻略
黃守文融會融資租賃的概念,貫通作者十餘年經驗。旁徵租賃實務及案例,博引經營策略與分析。 融資租賃R
-
窺見-你以為你知道,其實沒弄懂的事!
梁國源誰說經濟學家只關心經濟?誰說學者講的話很難懂? 在《窺見─你以為你知道,其實沒弄懂的事
-
無形資產評價師初級能力鑑定-無形資產評價之基礎知識(2022年版)
蘇瓜藤、詹凌菁、彭火樹、高銘淞、宋皇志無形資產評價師能力鑑定考試,是我國經濟部工業局為推動知識經濟,依據產業創新條例而辦理,並委託工業技術
-
金融科技力(2021年版)
台灣金融研訓院編輯委員會本書【適用112/10/31前之測驗】2024年新版預計112年9月1日出版本書內容介紹金融科技發展
-
貓與銀行家
Nadir Mehadji(納迪爾‧邁哈吉)本書以蘇格拉底貓(Socrates)與銀行家貓大亨(Catsby)的投資規劃對話為架構,以輕鬆的筆調
-
Bank4.0金融常在,銀行不再?
Brett KingBank4.0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監管機構重新思考傳統與創新的磨合、許可的分際及規章的制定;金融科技新創
-
法遵科技、監理科技與金融科技監理
沈中華, 王儷容第一部清楚說明監理科技與金融科技監理的專書放眼全球監理科技的現況與趨勢了解主要國家金融科技監理挑戰以
-
數位「真」轉型—來自全球五大數位轉型銀行的實戰案例
克里斯‧史金納 (Chris Skinner) 編審:孫一仕、蕭俊傑本書作者精心挑選並揭開這些銀行的面紗,說明他們如何著手因應這些核心變遷,他們正在改變其應對變遷的